加德满都二月底的凌晨,有着些许凉意。在尼泊尔首都的机场外,一群美国人推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费了好一会儿劲,两台面包车装下了一行人,在众多好奇目光注视下,驶向漆黑的夜里。
距离加德满都约8公里的小镇Bungamati,为尼泊尔著名的木雕古镇。然而在2015年4月的强震后,受到了重创。小村中心的广场原本矗立着600余年历史的红麦群卓拿神庙(Rato Machhendranath),在强震的袭击下,如今只剩下垒垒石堆,沿着神庙广场而立的民房也尽数全毁。
村中的木雕师Sunil与建筑系毕业的侄子Anil,带着大家小心翼翼地穿越地震后四处散落的残骸,不远处的山丘上仍有临时搭建的帐篷。虽然已经过了一段时间,重建的工作仍进行缓慢。国际木文化学会执行长侯文彬与美国知名雕塑家DavidBest低着头讨论着,要如何将学会宗旨与David的设计理念结合。
提到David Best,就不得不说起在美国内华达州黑岩沙漠一年一度的火人节了。David是首位在沙漠里搭建起大型木雕庙宇的艺术家,时至今日已经创作8座庙宇,用来纪念与追思,并在活动的最后一天放火烧毁。化成灰烬的庙宇象征着原谅与解放,构筑David创作核心理念:用艺术疗愈人心。
早在2016年1月左右,为了这项计划,侯执行长与David已经先行实地考察,原本为庙宇打算设计有着繁复雕刻与装饰,但是当一行人到达Bungamati之后,看到现场情况,大家不禁讨论了起来,这样的设计真的可行吗?是否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去做一件艺术品呢?这个作品又能为这受到重创的小村带来何种正面影响?团队与村民代表展开一次对谈,双方就设计方向进行讨论与交流,经过多次沟通,David舍去复杂的架构,用来自佛珠的灵感,重新设计一座融合亚洲文化特色的纪念塔。
确定设计后,接下来遇到的是木料不足的问题。秉持着回馈地方理念,侯执行长始终坚持使用当地资源,因此希望纪念塔中的部分木料是来自小镇。自从尼泊尔发生能源危机后,许多原本应该用来重建的木料都被丢在角落,拿来当成取暖烧饭的燃料。与村民沟通取得共识后,收购的木头一批批运到活动所在的广场,从美国带来的电动器具与发电机也亦步亦趋架设起来,现场上弥漫着一股躁动,蓄势待发的气息。
经过几天准备,在风和日丽的早晨,众人聚集在神庙广场一处未受震灾肆虐仍旧完好的神龛前,向供奉印度教湿婆化身的拜拉佛祈福。供桌上的铜盘摆着鲜果,祭司在熏香中吟诵,摇晃着清脆铃声,并在每个成员眉心上,涂抹代表祝福与平安的朱砂红。一个简单的仪式,瞬间缩短了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建造这座纪念塔的项目计划,就在满天飞舞的木屑中拉开序幕。
来自美国的义工,早晨总爱群聚于当地的一间小茶馆,拿着尼泊尔式的小玻璃杯子,啜饮着马萨拉茶,也有成员会在清晨五点半跟居民一起静坐冥想,或是与村里的孩子踢足球,等待工作时间到来,再鱼贯地穿过崎岖小路来到广场。
起先,村民总是站在一旁围观,饶有兴味地看着David拿着设计图比手画脚讲解构思,以及一群外国人挥汗把木头锯成大小不同的方块,再分类放进篓子里。渐渐的,广场上的木雕店员工也加入行列,雕刻纪念塔底部基座,另一旁饰品店妇女也前来为木块涂上颜色,孩童也不缺席,七手八脚帮忙搬运物品。许多人觉得既惊讶又新鲜,好奇这群外国人到底要如何化朽木为神奇?
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往往会在不经意之处激起火花。这些来自地震倒塌房屋的木料,有着各式各样材质,不同的颜色与雕刻,老旧的木条被切成大小不同的方块,每一块皆代表着因大地震而离开的灵魂。为了让单色木块看起来更具有丰富感,David混合了村庄里的泥巴,为它们漆上古老的色彩。上色过程中,这些木块不再只是单纯的木块,而有了另一层意义; 其中承载了历史与生命的重量,还有村庄的过去与未来。
受到启发的,不单只有村民,离开资源丰富的美国,创作团队成员拥有的不再是完好无缺的板材以及动力强大的木作工具。灾后的尼泊尔,各地区每天分不同时段供电,尘土飞扬的泥巴路因施工重建变得更加寸步难行,连发电机使用的媒油都必须从黑市购买,恶劣环境所带来的意外挑战,让所有的参与者更能深刻感受到强震袭击后的尼泊尔,面临的处境是多么艰困,即便如此,当地灾民并没有怨天尤人,每当谈到后续重建工作时,可以从他们眼睛看见闪烁的光芒,单纯的笑容传达着乐观正面的态度,不禁令人反思,快乐与拥有多少东西之间,其实从未画上等号。
在世界木材日启动前两天,所有物资打包装箱后,运送到加德满都的活动地点。纵使时间紧迫,团队仍以惊人的速度赶工,抢在3月21日开幕式当天,如期让纪念木塔完成。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鲜花,木块,转经轮到镶着精致木雕的龙头底座,种种细节都包含了Bungamati小镇的点点滴滴。建造过程中的汗水,欢笑,期待,磨合,让此项目脱离单纯的艺术品创作,蕴藏其中的生命价值,让这座纪念塔转化为国际木文化学会与David团队送给村庄的一份礼物,一份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展望。相对的,在Bungamati的这段日子,创作团队成员也更懂得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站在纪念木塔前,彷彿生命中的苦与痛,被温柔抚平; 人性中的真善美,也藉着艺术创作,得以实践与呈现。
编辑:iwcs24H
摄影:IWCS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