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木质野鸭饵雕刻比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吸引了来自美国各地民间手工艺人的参与。如今这项比赛已经成为了综合性的木雕赛事,其简练中见精致、装饰中见逼真的作品足以告诉我们,野鸭诱饵雕刻在北美不失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并深受大众的喜爱。然而,野鸭饵雕刻的初衷却并非出于善意。
历史渊源
物以类聚,鸟以群居。美国印第安人早在一千年前就开始用芦苇和水草等材料手编鸭子模型,再饰以与真鸭一样的羽毛颜色和图案或用家禽标本作成仿制品当诱饵。飞翔的野禽看到诱饵会误以为找到同类而被吸引过来,捕获野禽的成功率因此数倍提高。早期的殖民者观察到了印第安人的这种捕禽方法,于是他们中的能工巧匠就选用当地的松木或其他可用的木质材料,开始了木质鸭饵的雕刻。除了供自己使用外,他们还会把多余的鸭饵卖给其他捕猎者。到19世纪中期,鸭饵雕刻作为一项手艺逐渐成熟。但是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为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美国国会通过了野生动物的相关法案。有限狩猎和禁止商业狩猎的启动使野鸭饵的市场需求骤减。
木质鸭饵雕刻虽然剥离了作为捕猎诱饵的原始目的,但其中的雕刻技艺却在真正的手艺人中得以延续。栩栩如生、细腻精致的木质野鸭不仅从诱饵转变成为美丽的装饰品和艺术品,甚至得到许多收藏大家的青睐。虽然鸭饵艺术品的制作也经历了从简单的手编纸糊到塑料和机械化的过程,但手工雕刻的鸭饵艺术品却历久弥新,并逐步演变成了重要的传统民间艺术。
主要雕刻步骤
在美国爱荷华州Mequoketa举行的美国木雕比赛年会上,我很高兴地结识了来自德克萨斯州知名鸭饵雕刻师 Jim Thalacker,Jim为我们演示了雕刻的主要步骤。
画样:为尽可能吸引更多的野禽,雕刻的野鸭种类往往有很多。雕刻的第一步则是选好要雕刻的野鸭种类。Jim有很多雕样,他首先将选好的雕样轮廓画在纸上,画纸样时按鸭子的主要部位分别把鸭子的头部、身体和底座的大样画在纸上,之后再把纸样分别画在方木上。
粗胚:把画好大样的木料用带锯加工成粗胚,做好手工雕刻的前期工作。
中线:要把鸭子头部和身体装配好,找中心线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影响整个作品的和谐。从鸭子头部的中心点开始画线,一直画到底座,再折上来画到嘴部,最后回到出发点。有了这条中心线,雕刻的时候可以根据它来调整头部位置及各部位之间的吻合。
雕形状:刻掉不需要的木头,把底座边缘以及其他各部位的边缘雕刻圆。定位鸭子头部的扭转方向,做记号,用弧形刀把不需要的木头再次去掉。
镂空:下一步,Jim要做的是把鸭子底座和身体部位掏空,留下2-3厘米厚的边缘。镂空完成后再把底座和身体部分胶合起来。此时的小木鸭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小木船。
雏形:最后,画上身体两侧的翅膀轮廓。翅膀羽毛的位置就是后期着色停留的位置。然后再完善尾部的羽毛,之后就会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雏形。
在野鸭饵的整个雕刻过程中,鸭子头部是最需要格外留心的部位,其次是上半部分的整体形状,即浮在水面部分的形状。
材料选择
在选料方面,大多数雕刻师会选择用美国椴木。这种材料细腻、质软又容易着色,是雕刻木鸭的首选。有时雕刻师也会用栓皮栎做木鸭,其材质稳定、质更软也易上色,而且用这种材料雕刻还不需要掏空鸭子身体部位。
栓皮栎做木鸭虽有如此多的优点,但当我询问Jim这两种材料摆在他面前,他会选择哪一种材料时,Jim告诉我他还是会选美国椴木。椴木对雕刻师的诱惑不是这种材质的作品能卖到更高的价钱,而是材料本身所带来的创作快感。
最昂贵的木鸭饵
如果买一件纯手工雕刻的木质野鸭作品,你肯花多少钱?
被丢弃于阁楼、库房的野鸭饵着实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才被视为真正美国本土的民间艺术珍品。著名雕刻家A. Elmer Crowell (1862-1952) 在其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Crowell是雕刻鸭饵的绝顶高手,是他高超的雕刻技艺使野鸭饵跻身装饰性艺术珍品的殿堂。他于1917年创作的一只加拿大鹅在2000年拍卖出了684,500美元的价格,开创了历史记录;2003年,一只针尾鸭德雷克拍卖了801,500美元。2007年,针尾鸭德雷克和加拿大鹅在拍卖行再创历史记录,拍卖价格高达1,130,000美元。这两件作品是鸭饵雕刻的绝品,也为美国民俗艺术品收藏掀起了一阵狂潮。
A. Elmer Crowell雕刻的加拿大鹅,拍卖1,130,000美元(图片来源:古董和艺术周刊)
美国民众对民间艺术品的需求自2001年“911事件”后开始升温,美国本土的有形资产开始受到关注。相对于股票和证券而言,美国民间艺术收藏者、自然保护和野生动物爱好者更愿意投资有历史传承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升值还可以放在家中欣赏。
最大的生活乐趣
今年75岁的Jim Thalacker自30年前开始雕刻,如今已成为德克萨斯州韦斯拉科地区卓有名气的雕刻师,几十年来他雕刻了上千件野鸭作品。除了雕刻野鸭,Jim还喜欢雕刻鱼,他的以鸭饵和鱼为主题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在今年的木雕大会上,他参加了一个学习班,和Josh学习小鸟的雕刻。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他曾为以自己雕刻的鸭饵捕获水禽而骄傲过,也曾为鸭饵雕刻为家庭带来的额外收入而自豪过。他19岁的孙子在他的影响和辅导下,也俨然成为了一名雕刻匠。他在自家的工作间开设雕刻班免费向学员传授雕刻技艺,每天的生活都与木材为伴,他觉得很充实。
小小鸭饵,让JIM从爱好到生计,从生计到乐趣,从诱饵雕刻到让更多与他一样的雕刻爱好者得到自我实现。他们给木头以新的生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忆,木头在他们手中得到升华。
摄影:iwcs25HYF
责任编辑:iwcs25C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