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段柳木的劈开,到基本修整放入旋床,简单平实的流程波澜不惊。脚下的踏板一高一低地律动,一蓬蓬的木卷花渐次的绽开跌落,蓦然地感动起来。那分明是一首简短洁净的小诗:原以为早已逝去的童年陪伴,在这一瞬间穿越到眼前,犹如那记忆中微笑的恬淡,那沾满粥糊的饭碗,一簇簇开放在褶皱的眉宇间。粗糙的老手、贫瘠地坚守,虽不足于养家糊口,但那铭刻灵魂深处的热爱与钦佩不曾间断,不管走多远,鲁班的智慧,木艺的娴熟一直陪伴。
简单的工具,旋转的木碗,左右转动的是木料,飞旋的是诗篇。驻足是永远的惊喜,完成的是那滚圆的凹陷,展示的是炉火纯青的技艺,复苏的是精雕细琢的圆满。
几千年历史的工艺似乎要渐渐走远,而在沙窝几位工艺人的心里更是一份传承套旋技艺的责任、一种义不容辞的坚守、一腔殷切渴望的期盼。
继承和创新面临最终的挑战,是被历史的浪沙沉寂淹没还是步入更多炎黄子孙茶余饭后的品赏和把玩?沙窝木旋技艺传承人走得有些艰难,从国际木文化学会世界木材日到中原艺术节,沙窝木旋作为历史的沉淀,缓缓走来复苏的古老工艺,唤醒更多民族本土原创的精华,沙窝木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把鲁班智慧的奥秘呈现!
学着做一颗树,扎根在智慧的泥土,用古老朴素的方式诠释生命的意义。
文字:李学民
编辑:Pi Ning
编辑:Pi 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