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木字

6,451

  木字是汉字构成的基本构成。中国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过来的。木字是完整地保留了象形文字特点的一个汉字,也是历史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从殷商时代甲骨文的 “木 ”字开始,木字的形象,即中为干,上为枝,下为根,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由木字衍生的汉字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木即是树,教鞣升木,缘木求鱼,这里的木都是指的树。一木为树,二木为林,三木为森。不需加任何解释,一目了然。木下加一横为本,根为本,根在木下,加一横指示根的位置。木上加一横为末,梢为末,梢在木上,加一横指示梢的位置。木中加一横为朱(甲骨文的朱字为“ ”,甲骨文与篆文作朱,均无今朱字左上的一撇,即木中加一横),中间加一横指示木心的位置。木心为红色,红色为朱。木中加一囗(weí)字为束字,“束,缚也”。即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东字的繁体为“東” ,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均为木字中间加了个日字。日在木中为东,东方属木,日出东方,东升之日从树木中穿过,指示东方的方位(日在木中为东,取自《说文解字》。也有人讲,如日在木中,则西亦可见,如何知其必为东方?还有人说,东方属木,出自汉代的五方五行相属之说,不能以此释商周文字。此另一说也,一并记之)。殷商甲骨文的暮字为“ ”,上林、中日、下林,其意也为阳光从林中穿过,示太阳下落之意。“野”字的古异体为“埜”,即土字上加一林字。“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由此可知,古人居所为林木所环绕,目力所及,多为树木,其所造之字也多与树木有关。日在木上为杲,表示太阳已经升空,是明亮的意思。日在木下为杳,表示太阳已经西下,其意为踪影不见。

  自殷商开始,木字即为木本植物的统称。“凡木之属皆从木”,木本植物的字一律从木旁。如杨树的“楊”字,从木、从昜。木指其属性为树木,昜为其注音。民间常以为杨字由木和易两字组成,有易种之树的含义,甚至称杨姓为“木易”,实则误矣。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杨树常指现在的柳树,百步穿杨的故事就是一例。现今江苏的一些地方仍然将柳树称为杨树。

  与木有关的事物也从木。如果树的“果”,金文为“ ”,小篆为“ ”。均示“木上加一田”,田示树上结的果实,在木之上,即“木实也”。集字的含义为“群鸟在木上也。”梅字的古字为“某”,示梅子,木上加甘,像木上结一个果实。梅子为酸果,何以为甘,“甘为酸之母”。林字上加两口字为“槑”,也即今梅花的“梅”字,指下面为树,上面为花。木上加几(或乃)为“朵”。朵字的小篆字形 “ ”,表示下面是“木”(树),上面象花实之类。木上加鸟,为枭字,指猫头鹰。树上立一只大鸟为猫头鹰。又引申为杀人而悬其头为木上为枭,即枭首之刑。巢字的小篆字“ ”,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 “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休息的休,从人从木,甲骨文为“ ”,示人依靠在树上休息的意思,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思。采字的甲骨文为“ ”,示在树上采集果实。人才的才字,为木字少一捺,示草木之初,将生枝叶,引申为“人之所蕴”,“人之能曰:才”。由此可见古人用木字造字的精巧。

  木为五行之一,水、火、木、金、土,木居第四。水、火、木、金、土,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相生相胜。就木而言,木生于水,火生于木。水曰润下,火曰炎上。“焚”字最为形象地解说了火与木的关系。据传说,古代燧人掌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酋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木有“木公”,也有“木母”。木公指松,松拆字为木公。木母指梅。松与梅能耐风霜冰雪,为众木之首,是不畏强暴,顽强拼搏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木公,也为东王公、东王父(古人认为,是天地发育之气始于木,木生于春而行于东方,故为东王公、东王父),与西王母(即金母)并称。木公和金母并未配为夫妻,金母后来嫁了玉皇大帝,成了西天王母娘娘,身价由此倍增,不再和木公相提并论。

  木字除了作树木讲以外,最普通的意思就是指木材。木材是人类最容易得到的最好的材料。在人类成长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木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类最早居住的房子是木制的。《世说新语》载:“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另据《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人不胜禽兽蛇虺。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兽,而人悦之,使主天下,号有巢氏。”我国考古学的发现如也证实了原始社会的人是生活在木材搭建的房屋中的。传统的中国的建筑一直以木材作为主要的构架材料,因此如梁、柱、栋、槛、楹、梯都从木。房屋的名称也多从木旁,例如,榭,在台上建的高屋;楼,两层以上的房屋;栈、棚,“板阁为栈”,“连阁为棚”。

  室内的家具是木制的。如床,古代的床为“安身之几坐”,不同于今日睡眠所用的床。桯,床前几。榻,狭长而低的坐卧用具。枕,“卧所以荐首者”。案,坐具或几桌。椅,有靠背的坐具。杌,小凳子。枰,独坐的板床。生活用具,如桶、枥(马槽)、木屐、木拐(拐杖)、鞋楦、木梳、木屐、楲(便桶)、罂(盛水的器具)、杅(浴盆),也都是木制的。直至今日,木质家具仍是家具业的主体。

  古时的餐具多为木质的。如杓、椀、杯、柈(同盘)、楪(盛食物的小盘)、柯(碗盂之类)。酒器则有椑、樽、榼、櫑。

  木制的工具可能是人类使用的最早的工具了。够不着的东西,以木棍为之。杵大约是木棍的进化,即舂米、捶衣筑土所用的棒槌。杼,织布的梭子。榨,用以挤压出物体所含酒、油、糖等汁液的木制器具。桔槔,木制的汲水机具。樀,放磨的木架。樚櫨,即辘辘,安在井上汲水器上的圆转木。模样,凡造器物的模型、式样。柫、枷、柍,脱粒的农具。桲,连枷,打谷的农具。杷,槈,同耨,除草的农具。

  人类最早使用的武器也是木制的。据《吕氏春秋》载:“未有蚩尤之时,民故剥林木以战”,就是以木棍为武器。棍为武器的历史一直延续下来,即使是在近代,十八般兵器中的棍(也称棒、棓),仍为“百兵之首”。棍的种类很多,有大棍、齐眉棍、三节棍等。锤是由棍棒衍生出的兵器,在木棒前加装了石质、铜质的棒头即为锤。枪,被称为百兵之王,也是棍的延伸。据《事物绀珠》载:“枪,木杆金头,始于黄帝,扩于孔明。”几乎所有的兵器,如铲(如僧人用的月牙铲)、长戟、矛、斧、钺、叉、戈、殳、镋柄均为硬木所制。其它兵器如剑、匕首、短戟、钩、锏等手柄也为木材所制。古时的抛石器“砲”的主要结构也是由木材制成。一提到箭,人们自然就想到竹箭,实际箭有竹箭,也有木箭。机,是弓上发箭的装置。古代攻城车称木幔,装有木板以作掩护。进攻的兵器多为木质的,防守兵器也有为木质的。古代守城以圆木自高而下击退攻敌的守城用具,称檑。阻敌骑进攻的防御战具称木马子。

  古代的刑具多由木制。桎,足械,古代拘系罪人的木制脚镣。梏,木制手铐。櫪,即拶夹,夹手指的刑具。檻,囚禁犯人的木笼。杖,本意指棍棒。杖刑,指以棍棒打犯人的屁股。自隋以来杖刑即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古代的宫刑称椓,对男子的为椓阴; 对女子的为椓窃。椓字的本意是以木制的器物击打的意思。对男子的宫刑,最初始源于以木质的刑具击打男性外生殖器,使其丧失生殖能力。对女子的宫刑,则众说不一。椓窃也称幽闭。鲁迅认为幽闭决非是简单地把女犯关起来或缝起来。清朝褚人获《坚瓠续集》引明朝王兆云作的《碣石剩谈》载:“椓窃之法,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其牝户,止能溺便,而人道永废矣。”此即人工造成的子宫脱垂。也有人认为“椓窍”即以形似橛、杙的木器,插入女犯阴道使其不得再有性生活。还有一种对付妇女的木制刑具被称作木驴,即在粗大的横木上置一竖木。行刑时先将女犯吊起,将竖木对准阴户,以体重下坠,竖木会慢慢插入体内,最终折磨而死。古代木制刑具中还有木丸,木制球形,塞入犯人之口,使不能出声。据说此刑始于武则天,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临刑,极骂而死。武则天大怒。自此之后,将刑之人,必先以木丸窒口。联想起文革时期,为了防止犯人在临刑前呼喊反动口号,竟然残忍地将犯人(女犯)摁倒在地,割断喉咙。相形之下,木丸之使用实在要高明了许多。

  古时的葬具也是木制的,称棺椁。汉朝的刘向认为,棺椁之作,自黄帝始。古代天子棺四重,诸公棺三重,诸侯棺二重,大夫一重。在内的为榇,即直接接触尸体的棺木。在外的为椁,专指外棺。柩,特指装着尸体的棺材。 “虚者为棺,实者为柩。”

  乐器的繁体“樂”字从木。乐为“五声八音之总称”。《周礼》记载:“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播之以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木为八音之一。木制乐器多为打击乐器。如柷、椌,状如漆筩,乐开始时先击之。梆,也作巡更或官衙用以示集散所用的响器。弹拨乐器也多为木制,如琴,多以桐木为面,以梓木为底。弹拨乐器丝弦的木片称木拨。演奏音乐时打拍子用的檀板,檀木制成的绰板,亦称拍板。

  古代无文字时,是以刻木记事的。发明了文字以后,也是刻在木头上的,称木简,或木牍。据《吕氏春秋》载:“舜有诽谤之木。” 舜在府前设立诽谤之木,是供百姓书写政治得失的。官府的文书也都刻在木板上,如板,古时帝王的诏书和官府的文件称板。案,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及与狱讼结论。檄,古代官方文书用的木简,多作征召,讨伐用。榜,公开张贴的文书、告示。棨,古代用木制成的一种符信,凭此可以通过关津。古代制版以梓木为上,故指印刷制版,付梓,把稿件交付印刷。旧时多用棃木、枣木刻板印书,故以棃枣为书版的代称。

  古代的交通工具车、船及桥梁是用木材制作的。车是古代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据《山海经》载:“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 《淮南子》:“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据《易·系辞》载:“黄帝、尧、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古人刳木为舟,所造的是独木舟。后来就有了桴,即竹木编成的舟,大曰筏,小曰桴。到了春秋时期,便有了楼船,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对于这一点,西方的传说也很与我国类似。据圣经中的创世纪记载,诺亚方舟就是用歌斐木(gopher-wood)建造的。最早的桥称榷,“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 据《初学记》载“独木之桥曰榷。”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 车、船及桥的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使得商业的发展成为可能,从而使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迈进。

  木材在宗教甚至是在巫术中起的作用也是非凡的。古时以烧柴祭天。对木制的神像的崇拜,为古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清赵汝珍《古玩指南》转载《事务记》称:“黄帝崩后,其臣左徹追念其功德,按其形雕刻为木像。”此为木雕神像的起源。其后六朝时始造木菩萨,唐时始造木释迦。木制雕像即使到了今日,无论是作为宗教用品还是作为工艺品,都为人们所珍重。此外,请神、驱邪、祈福的傩舞、傩戏中所戴的木面具,道士驱鬼、辟邪所用的木刀、木剑(尤其是桃木的),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木鱼,佛教法器,相传佛家以鱼昼夜不合眼,故刻木为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昼夜思道。

  由于木材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政府专门设立管理木材的官职。殷商时即已设立了“木工”的官名,为天子六工之一。 《周礼》中也设有攻木之官,即“庐人”。木材与官制也有密切的联系。枢,本意为门上的转轴,主门之开闭。由此引申为重要的官府机构,如枢府、枢庭、枢密院。宰相一类的重臣也称枢臣。木制的符信或凭证,如木契、木鱼符在古代官制中起着验明身份的作用。平时皇帝召人入宫,也用之以为凭证。古代国有大事,如皇帝巡幸、太子监国、军旅征讨皆所用的虎符,也有木制的。

  木材可以生火,火的使用又使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一个极大的飞跃。 相传我国古代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据明朝张岱《夜航船》记载:“燧人掌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酋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人类生活无疑起了极大的作用。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木材依旧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最宝贵的礼物。

  木材是重要的工程材料。木材有极高的强重比,是钢材的5.47倍、铝材的4.49倍,硬质塑料的7.43倍。木材的密度、硬度适中,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可锯、钉、刨、钻、磨、拼接,雕刻、涂饰。木材有良好的耐久性,辽代的山西应县木塔,900余年的历史,至今犹岿然矗立。木材有有较好的声学性能,有天然的色泽和优美纹理。木材还是天然的绝缘材料。木材的热膨胀系数小。因此,木结构的房屋一旦失火,不会因构建受热膨胀立刻坍塌,此外,木材燃烧后形成的炭化层具有滞燃作用,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逃生机会。此外,木材燃烧以后,除了放放出二氧化碳气外,不会像塑料等可燃物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

  木材是重要的环保材料。木材是世界上唯一的可再生、可再利用、可循环利的材料。地球上所有的其他的材料如:铁、铜、锰、铝等都是不可持续的,用一点就少一点。但是,只要太阳还在,只要地球不毁灭,人类就可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木材的隔热效率是砖的5倍,混凝土的1.7倍,铝的1170倍。木材的采运、木材产品的加工,耗能少,环境影响小。木材产品的应用和弃置处理,对环境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木材和木材制品还是贮存碳的重要形式。所以,使用木材是对环境建设的贡献。

  木材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材料。木材纹理美观,色泽丰富,有有很好的视觉功效。木材能有效地吸收对人体眼睛有害的紫外线。木材软硬适中,有很好的触觉功效,人与木材接触时,会觉得很舒服。木材为天然的多孔性材料,吸声、隔音性能良好,有很好的听觉功效。因此,用木质材料装饰的住宅,回声小,隔音效果佳,给人以舒适的安静感。由于木材有一定的吸湿和解湿性,能调节室内的湿度。木材有调温作用,在用木材内装的住宅内,温度在夏季较凉,在冬季则较暖。木材有嗅觉功效,多种木材经常散发出令人欢愉的特殊芳香,还可产生对人体健康的保健功效。木材还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性能。此外,很多木材具有抗菌、抗虫、抗动物危害的性能。

  木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木材与石油的基本构成是相近的,都是碳氢化合物。石油枯竭了,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学工业也就不存在了。但只要有木材,木材化学工业同样可以替代石油化学工业。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随处可见的塑料制品,同样可以通过木材化学工业以木材为原料生产出来。对木材水解(与酸共热或以酶催化)可使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为单糖。以形成糠醛、酒精、饲料。对木材干馏(高温、隔绝空气)可以得到木炭、木醋液、木焦油、木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对木材气化(高温、加入空气和蒸汽)可以得到木煤气、木醋液、木焦油。有了这些基本的产品,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木材化学工业。

  木材是重要的清洁能源。木材可以不经任何处理直接作为燃料。把木材加工成颗粒状,喷入燃烧炉,可以替代煤粉直接发电。木材可以制成固体(木炭)、气体(一氧化碳)和液体(醇类)燃料,这些燃料可以进入现有的技术和设备系统。木材作为燃料所排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为木材中所含有的碳,来自于树木生长过程中向大气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每增加100万立方米的能源木材,可以替代20万吨热油,或65万吨碳的排放。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更深入地研究木材,更多地培育木材,更好地保护木材资源,更精细地使用木材。

文字:黎云昆

责任编辑:iwcs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