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时代 青山常在——明清时期清水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理论

11,658

会议名称:2013 杉木文化国际研讨会
     2013 International Wood Culture Symposium on Taxodiaceae
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6-27日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报 告 人:单洪根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原副州长

摘要:历史上贵州清水江的林业开发是伴随着明、清两个王朝开发经营云、贵、川大西南的滚滚硝烟和随后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进行的,是它在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催生了一个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绿色家园,开辟了一个历经数百年的木材时代。黔东南历来是全国著名的杉木之乡,这里得天独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杉木及各种林木生长。清水江沿岸的锦屏、黎平两县是南方杉木的中心产区。优质杉木顺清水江而下,于湖南洪江行销全国各地。《古韵洪江》一书称:杉木分四大类,即苗木(贵州清水江木)、州木(湖南靖州木)、广木(湖南会同广坪木)、溪木(湖南城步、绥宁县的杉木)。四木质量以苗木为最。清末文人学者龙绍讷以杉喻人,讴歌杉树“性直”、“品端”、“节坚”、“材美”,“大用大效,小用小效”。不仅褒奖了仁人君子,同时也赞美了杉树秉性。这是清水江苗、侗各族人民数百年来造林营林的最佳选择。他们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伐木卖木几百年,造林营林几百年。靠山吃山,吃山养山,“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如果在明清时期也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话,那么,我们常说的这八个字就是这种理论的高度概括,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依据。

  养家糊口,发家致富是木材时代,青山常在不竭的原动力。锦屏等县历来山多田少,山林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家性命,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林农的话说,他们“房子住在杉树里,粮食长在杉树上,过桥踏着杉树走,穿衣盼着木价涨。”大量的锦屏文书(也叫清水江文书,即林业契约)证明,几百年前,世世代代生活在清水江两岸无地或少地的苗族、侗族等各族山民和一部分破产、逃亡、经商而来的中原、荆楚移民以契约的形式在清水江两岸大量租山(佃山)造林,其成果与山主或四六、或对半、或倒四六分成,以此维持自己的生计。“山多田少无路走,天赐清江田一坵。不开船来不打鱼,造林放排糊家口”。此则民谣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那些有山有林、多山多林的殷实人家或自力或雇请社会劳力造林营林,使其山林拥有成千上万亩。如地主而木商,木商而地主的“姚百万”(姚玉魁)、姜志远、龙集蛟等。以致清水江从锦屏茅坪至清江(古剑河)200里森林“翼云承日,无空土,无漏阴,杗桷之材糜不具备。”(乾隆贵州巡抚艾必达《黔南识略》)长盛不衰的木材市场的刺激,是木材时代,青山常在的强劲引擎。清水江明清时期的林木砍伐了几百年,也扩大再生产了几百年。木材为何生生不息,越砍越多?其间,得力于木材市场的持续刺激。明以前的历朝历代早把西北、华北、中原、中南一带的战略物资“皇木”,采伐征集殆尽,唯独西南的此类资源尚待开发。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79年)楚王朱桢受朱元璋派遣,率30万官军从沅州(今湖南芷江)“伐木取道200里抵天柱”,平息锦屏林宽侗民起义,发现清水江丰富的森林资源后,明正德九年(公元1543年),安徽的徽帮,江西的临帮,西安的西帮腰缠朝廷银两,到锦屏沿江征集采购“皇木”,首开了木材市场。山门一开,中原、江南、荆楚各省的十八帮木商陆续西进,使以锦屏“内三江”(挂治、王寨、茅坪三寨)为中心的清水江木材市场渐入佳境。到清嘉庆年间木市鼎盛时,“内三江”木业行户(木业中介组织)竟达240余户,其中茅坪就占了半壁河山。往来于各行户的山客(本地木商)、水客(各外省木商)络绎于道,门庭若市。广大山民的养家糊口在此有了着落,国课(木植税)有了保障,内外木商的万贯家产也得以原始积累,各方都尝到了甜头。有眼光的外地木商,也开始在此投资兴林。于是耕山造林热潮也由此出发,更加磅礴于清水江两岸。以木材市场为纽带,形成了清水江“一江木材向东流”的延续了数百年的木材时代。

  遗存于民间数十万分林业契约的民主签订和诚信履行,是木材时代,青山常在的有效运营机制,也是林业社会管理的有效模式。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是以各种契约管理社会的时代。锦屏县档案馆现藏的4万份林地田土契约,90%以上是民间自主商定,没有加盖官府红印的“白契”,只有少量是经官府盖了大印的“红契”。那时,根本没有什么国家林业部、地方林业厅、林业局,也没有什么森林法,没有从中央到地方一竿子插到村村寨寨、各家各户的条条款款。这充分说明,大量的社会管理包括林业管理,是由民间自主进行的,自然90%以上的社会矛盾也是通过各种契约的规范约束在民间自行解决的。一纸褪色发黄的契约何以有如此大的神通?根据近些年专家学者的研究,契约至少有几方面的特殊作用。第一、林业契约(含其它契约)是持契人的民法凭据,是他们创业、管业的命根子,是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它可继承、可赠送、可转让。它的后面连结着林地、林木、劳力、资金等林业要素市场,依此可随时快捷地形成新的生产力,促进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第二、它以诚信为基础,是签约双方保存在手的信物,一般都各尽责任义务,守信履约,分享其利。第三、契约是事先经双方在第三者(中人和书契人)的参与下民主商定的。在履约中一旦发生权属争议和纠纷,把签约双方和中人、书契人召集一起,三头对六面再行商量,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很少有提起诉讼的。因此,契约作为那时的民法文书,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的运营机制,一种社会管理的模式,是民间林业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2010年春,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的贾志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说:“贵州省锦屏县解放以前因为有林业契约,形成了稳定的山林权属关系和发展机制,森林经营管理得很好。老百姓年年砍树,年年种树,树越砍越多,就像年年宰猪年年养猪,猪越宰越多一样。”对过去的林业契约作了充分而形象的肯定。

  数百年形成的敬畏森林,崇树、拜树、爱树、保护环境的乡风民俗,是木材时代,青山常在的人文要素。人类从大自然中走来,又回到大自然中去。天人合一的轨迹在黔东南的乡风民俗中一目了然。茅坪600年前开寨先有杨姓,后有龙姓。杨姓溯江西进,移民到茅坪拓荒三十年,在一条无名溪边开良田造杉林,各有田林上百亩。杨家有女已长成。这时从亮寨来了一个18岁的年轻小伙到茅坪安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者成了天生一对。杨家不以金银陪嫁,却以无名溪为界,东边田土杉林留着自己管业经营,西边的田土杉林随女儿送给龙家。于是无名溪变成了“送龙溪”。这地名、这佳话一直流传到今天。所谓“女儿林”、“十八杉”由此而来。在民间,难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哪家生了男孩,都要到护寨林里选准一颗参天古木,祭拜为孩子的“保爷树”,逢年过节,总要带着孩子到树下烧香化纸,磕头作揖,祈求孩子像古树一样经风雨,见世面,顶天立地,长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苗村侗寨自古以来,像崇拜太阳那样崇拜森林与树木,把它作为图腾,年年进行群体祭拜。每到这天,寨上的男女老少往护寨林中集结,面对太阳,挪着退步,缓慢而肃穆地渐进丛林,至林子入口,火枪数响,硝烟弥漫。人们在神秘的气氛中,来到被称为“树王”的下面,大把大把地烧香,大叠大叠地化纸,不断打躬作揖。领祭人口中念念有词,其意是”“风调雨顺,林茂粮丰,国泰民安。”祭毕,又火枪数响,众人才在林中的草坪上且歌且舞,同踩芦笙。最后一路欢声笑语,回到自己的吊脚楼。震撼人心的是,芭莎苗寨对男人亡故的喪葬。这最自然、最典型、最发人深思。亡故者出生时,均要适地植树一棵,精心调理,男孩成人,自己管护,直至年迈辞世,众人才采制棺材,将亡人入土为安,并在坟地植上新株,以人树合一,生死相依,回归自然。这就是芭沙人的生命辩证法。这些古往今来的乡风民俗,为呵护森林,保护环境,仍在客观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明清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为今天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个人简介:
  单洪根,苗族,1941年生,贵州锦屏县人,本科。曾任锦屏(林业县)县长、县委书记、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分管林业)、州政协副主席、州政府巡视员等职。此间,结合林业工作,先后出版《绿色的探索》、《绿色的纪念》两书。2003年退休后,悉心研究林业,又陆续出版《木材时代——清水江林业史话》、《清水江木商文化》、《绿色记忆——黔东南林业文化拾粹》、《绿色黔东南——献给自治州50华诞》(画册)等书作,以释放三十几年的绿色情结。

Mr. Shan Honggen, born in 1941 in Jinp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the Miao Nationality. Mr. Shan holds a bachelor degree. He served asthe head and Secretary of County Party Committee of Jinping County, Vice Governor in charge of forestry  in  Qiandong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Vice Chairman  and inspectors  of Qiandong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During this time, combined with his forestry work, Mr. Shan published "Green Exploration" and "Green Memorial" two books. After his retirement in 2003, Mr. Shan devoted all his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forestry. He have been published "Wood Era – History of Qingshuijiang Forestry Industry", "Culture of Wood Trader in Qingshuijiang", "Green Memory – Extract of the Qiandongnan Forestry Industry Culture” and “Green Southeastof Guizhou - Dedicated to the 50th anniversary Autonomous Prefecture" (album of Paintings).

责任编辑:iwcs24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