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梳篦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9,617

活动名称:2012木文化国际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2年9月1日
会议地点: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报告嘉宾:金松群

  金松群,江苏省常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梳篦代表性传承人,第四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63 年以来,一直从事梳篦雕、描、刻、烫工艺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80年以来,负责全厂的新品开发设计与制作,在梳篦传统文化和技艺上进行大胆的创新,突破了常州梳篦从单一实用性逐步发展成“日用型”、“工艺欣赏型”、“旅游纪念品”、“商务礼品”等几大系列,使梳篦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得到有机和谐的统一,产品市场得到更广的扩展,传统梳篦得到更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其代表作品“日用工艺梳篦”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梳篦钥匙扣”系列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工艺梳篦“鱼、静瓶、琵琶”相继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和“中国旅游商品大赛”荣获金奖。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应邀参加江苏省文化周现场演示,受到了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重要社会兼职:现任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江苏省民俗学会理事,常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常州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商品分会会长,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顾问。现在单位和职务: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报告摘要:常州梳篦(简称栉),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享有“宫梳名篦”之称。常州梳篦采用天然材料,尤以精湛技艺的手工制作为特色,以选料精细、工艺考究为著称,篦箕需经73道工序,木梳需经28 道工序加工而成,再饰以雕、描、刻、烫、镶嵌工艺,融实用于欣赏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1949 年时,常州有30 万人口,从事梳篦生产的工人有1 万多人,西门做篦箕,南门做木梳,家家户户,市内大小作坊和门店100 多家,在1951 年8 月由多家梳篦作坊联合组建常州梳篦生产合作社,一直发展成现在的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现在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级非遗的责任保护单位,国家AA 级旅游景区,工业旅游示范点。公司座落在常州市勤业路17 号,公司现有员工100 余人,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松群,任董事长、总经理,工艺美术职称技术人员11 人,常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 人;有一批技术全面的技术工人。常州梳篦厂多年来荣获国内外金银质奖数10 枚,其中:1910 年(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获金奖;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获银奖;1926 年费城世博会金奖;1981 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91 年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2002 年常州梳篦作为上海申办世博会的专用礼品。2006 年荣获江苏省旅游行业旅游商品开发先进企业。2009 年“琵琶、静瓶工艺梳”获“2009 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2011 年5 月“万紫千红工艺梳“在中国(深圳)文博会上获文化创意奖等。厂内建有梳篦博物馆。其中梳篦工艺制作展示区1500 平方米,梳篦历史文化展示区600平方米,有藏品450 件,代表不同时期精品50 余件,并有百年历史的世博会奖牌(原件)和数十枚金银奖(原件)的镇馆之宝和百年老店后人捐赠的上世纪20 年代梳篦,有名人签字和梳篦文化藏书等物品,较好的反映了常州地区生产梳篦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工艺特点,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的传承。

责任编辑:iwcs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