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樊埝村为中心的木旋玩具制作,代代相传,发展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其古朴的造型、艳丽的色彩、略显粗糙的制作、浓郁的乡土气息,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民俗文化风貌,2006年12月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这个有着3000多人口的自然村落,人均土地不到一亩,加之产量不高,造就了过去家家户户都做传统木旋玩具。 村副书记樊修远告诉我们,因为生产力落后,土地少又没有化肥,家家户户靠做木旋玩具为主要产业,那时候,大家配合默契,集体生产玩具作为经济来源,养家糊口。
木旋玩具所使用的材料,以就地取材的杨木为主,杨木松软、柔韧,便于旋、削和钻等手工工艺的完成。鼎盛时期的木旋玩具种类包括:摆放类,代表性作品有高低棒棒人、西游记人物;摇晃类,代表作品有哗啦棒槌、虎头棒槌、花篮等;舞耍类,代表性作品有青龙刀、龙泉宝剑、陀螺、空竹等;牵拉推动类,代表作品有燕车、小人车、击鼓车等。木旋玩具的用色以黄色、红色和绿色为主,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图案以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为主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由于自幼受环境的熏陶,村民对木旋玩具的制作无师自通,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加上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自行设计玩具样式、设计刀具和设备、加工、绘图、上色。提到过去村民如何赶场子销售木旋玩具,樊副书记说,周边农村、乡镇、县级地市,再大些城市如省级省会城市有大型庙会,樊埝村人挑着挑子或者合伙借个独轮车,轮流推着赶庙会。因为交通不便,而且距离又远,每次都是带着山东大煎饼当干粮,提前好几天出门。这是第一个渠道,第二渠道是苏鲁豫皖的货贩子,对木旋玩具市场考察一番,不远千里来到樊埝村收购玩具。
樊埝村木旋玩具制作代表传承人樊继美家中至今还珍藏一个古老的旋车,相传已经有300年到500年历史了,这是在他儿时记忆中长辈们使用的旋车,今天依旧可以使用。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樊埝村传统木旋玩具迎来了第二次辉煌期,产品曾远销海内外。电动车床这个时候开始引进,村民的思路也由此开阔了。一些细小的部件加工更为精确,效率也更高,如虎头棒槌的老虎耳朵。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受声光电子、塑料玩具的强烈冲击,传统木旋玩具市场越来越小,而且木旋玩具制作粗糙,价格又便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今天樊埝村的大部分家庭作坊为维持生计,虽然还从事与木材相关的木制品加工,但仍坚守这块民俗传统文化阵地的寥寥无几,玩具的种类也相当有限了。
樊念村制作传统木旋玩具并具创新精神的年青一代代表性人物樊森,一个身残志坚的80后青年,是木旋玩具制作世家第十九代传人,他孜孜以求,把传承祖业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如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木制品加工厂,除继续生产传统木旋玩具外,还制作各种木质柄把、木质生活用品和小工艺品。
樊埝村木旋玩具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设立,虽推进了木旋玩具的保护,但是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需要,如何使祖辈留下了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传承发展下去,仍有很长的艰辛之路要走。
责任编辑:iwcs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