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美洲的巨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有115公尺高,3500岁的它比阿里山神木,甚至比自由女神还要高,而世界上最老的树则在瑞典,一颗将近一万年的针叶树!为什么树能够活那么久?又为何如此巨大呢?
世界上最高的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有40层楼高,而人类能够盖到40层楼高的建筑也仅是近两百年来的事,这棵巨树却已经三千五百岁了,它是如何熬过这千年来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呢?
树木的自我防御
树木在我们生活周遭就像空气般存在地理所当然,许多天生的功能竟也跟人类相似。俗话说:“人要面子,树要皮。”树皮的主要功能就像人类的血管一样,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运送到树木全身的器官。所以,如果树皮受了伤,就如同人会生病一样,养分的运输成了大问题。
另外,树也像人一样也有受伤、生病的时候。中兴大学园艺系助理教授刘东启,同时也拥有日本树木医生执照,他表示,树木与生俱来便有一套自我抵抗疾病的防御机制,不当的人为「外科手术」及化学药剂介入,经常带来反效果,不仅医疗费相当庞大,更加速其枯朽死亡。
“树木的防御机制”CODIT(Compartmentalization of Decay in Trees)是1985年由近代医学之父-Alex Shigo所提出的。他认为当树受了伤,这个机制并不会自己修护死亡的组织,但会把受伤的部位包覆起来,产生防御壁或隔离壁以防止病菌继续扩散。溃烂部分就让它继续在内部溃烂,虽然会中空腐朽,但隔离壁以外之处还是能够健康生长,并不影响树木的输导作用。除此之外,树还会在其它地方长出新生组织,弥补受伤后腐朽的缺陷,因此,树的生命力非常强韧。
修剪即手术
树有自我机制抵抗疾病,为何还是有些树需要”看诊“呢?刘东启说,其实人类才是树的头号杀手。举例来说,修剪行道树并非如人类剪头发一般,修剪树枝剪的是植物的器官,相当于对树动”外科手术“,每划一刀都会造成一道伤口,一旦下刀位置错误,就会对树造成伤害。
每一个侧枝都有一个停损点,树枝断掉之后就会停在那一点,不会再继续溃烂,因此若修剪过深,不仅影响养分运输,这道伤口还会变成病菌入侵的最佳管道。而修剪过浅,留下太长的枝条则会枯死,当树要自行愈合这道伤口时,这根残枝就成了阻碍。
V字树干暗藏危机
树木的修剪位置,不仅攸关病菌入侵与否,还会影响往后枝干的生长方向。理想上,树干正确修剪所形成的U字夹角比较安全,若形成V字夹角则属于有缺陷的结构,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
如上图所示,V字夹角的双主干结构生长时会越来越靠近,原本的双主干终会相黏,相黏之处的树皮会变成树干内部的裂缝,之后可能会从裂缝处裂开。例如曾发生在阿里山上,倒在小火车上的就是这种V字夹角结构的树。而这危险的结构就是人们缺乏正确的修剪观念,下刀位置错误所造成的。错误的修枝位置不仅危及树的生命,每到台风天,结构不佳的树木被风吹断的机率非常高,造成许多事故,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
树木的“根”本
在地底下的世界,树根并不是根根分明地独立型态,而是互相交织在一起,并与邻近树木的树根连结,紧紧抓住土壤,这样才能稳固承载大树的重量。
根部的健康关系到整株树木的生命。一般而言,大家都知道浇水时要把水集中在根部而不是茎叶上,不只因为根部是主要吸收水分的地方,也因为充沛的水分的确是根部喜爱的环境。然而,根,也需要呼吸,排水不良或积水不退会让根部无法呼吸到氧气,易造成根系死亡、树势衰落。
不仅树根要呼吸,土壤也需要喘口气。走在人行道上,我们常看到树根窜出红砖道,这表示树周遭的土壤有问题,可能是人经常践踏辗压,土壤变得硬实不透气,侧根也因铺面的限制无法向下扎根,于是根系只好往地面上垄起来,造成“浮根”的现象。
将爱树理念化为行动
树木透过千姿百态来向我们发声,刘东启感叹了解树之后发现,其实树木大多是在悲鸣。该如何帮助树木成长,而不是成为残害树木的帮凶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去年,日本树木保育技术协会堀大才理事长由刘东启陪同参观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植物园,见到堆放在温室外自然干燥的树干,觉得是非常珍贵的教材,希望能利用这些标本,当做教育民众的珍贵教材。
这个想法促成刘东启与科博馆研究员严新富的合作契机,于是两位所分别任职的中兴大学及台中科博馆共同举办“树木的身体语言特展”于台中科学博物馆的植物园,展期由2012年3月2日至9月2日。希望藉由导览让民众认识生活周遭的树木,并学习解读树木所展现的身体语言,将腐朽的木头回收再利用,透过标本展示、演讲以及现场热心志工的解说,要大家一同来关心生活周遭的树。
严新富表示,过去园艺界惯行处理枯死枝木的方式,大多是当垃圾送往焚化炉,不但是浪费可再利用的资源,同时也造成环境的负担。现在植物园每年将较小型的枯枝落叶,收集起来,要求养护厂商送往山区,堆积形成有机肥料再利用;中型的树枝,切片后当成植物园教育活动的教材;而大型的树干,就让它自然干燥后,当做植物园特展时的布展资材,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些植物资源。
在学界、产界与政府的推动下,这个充满教育意涵的展览更将眼光放远,展期不仅是半年而已,事实上整个展场、展板的布置都是为了将来在各地巡回展出而设计,以便于让这个有意义的传递知识的行动持续发酵。
文字:刘盈芳
摄影:陈一芸 刘盈芳
美工:李佩茹
编辑:胡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