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木帮文化的多元结构性

15,999

会议名称:2012 IWCS 长白山木文化国际研讨会暨木文化之旅
会议时间:2012年3月3日
会议地点:中国吉林省抚松县

  曹保明,现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兼职),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间故事》杂志社长、主编、编审,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副主编。中国文联全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指导组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

  从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近40年间,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东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抢救挖掘、研究论证,推广宣传上,他走遍了东北的各大车店,敬老院及吉林的村村屯屯,对东北和吉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事项,行业人物,老作坊,重大事件,特殊场景,进行全面的、立体的挖掘和研究,其作品提高了东北、吉林黑土地文化的知名度。他培养作者,勤奋写作,和采访对象交知心朋友,这已使他成为黑土地家喻户晓、百姓喜爱的文化工作者、民俗学者。
   
内容简介

  木帮,是对森林和树木进行采伐和流放的一种行业组织,长白山木帮,是指专门在长白山里从事这项活动的一种组织集团。文化,是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和组织的一种生活形态,这是一种综合的内容,包括这种行帮的衣、食、住、行、信仰、习俗、行话、隐语、故事、歌谣等等。长白山里的木帮文化是长白山文化主要的和重要的文化类别,也是一种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这种文化,大约在长白山形成之后并有了森林的采伐时代,于是长白山木帮文化便已经开始出现了。

  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像它的名字一样,以寒冷和荒凉出名,可是由于它的珍贵的丰富的森林资源,千百年来,在这块人迹罕至的一方一土,产生了这种珍贵的文化——木帮文化,这是神奇的黑土地上的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

  木帮是与树打交道,树与山不可分离,而木的流放又离不开水,即江河,于是山川地理,森林草莽,江河海洋都是木帮文化的外延,可以说木帮文化又是一种连接着世间所有文化类别的一种文化类型,它具有着一种多元的文化结构性。东北这块广垠的黑土地,以长白山、兴安岭为南北屏障,松花江、黑龙江、嫩江纵横于东北的腹地,辽河、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滋润着东北三边,这就使东北这块神奇的黑土地上的山岭苍郁,多树木,能涵养水源,江河水流量足,这便使这里森林茂密“木帮”文化在这里形成独特的存在性。

  因此大量的关于木帮文化在民间所传承下来的诸多生活习俗和生产,不单单是“森林”发展史和“变迁”史,这种史早有各种现成的资料去记载了。而长白山木文化是以木帮本身所经历,所亲历的那种口述史,将更重要、更珍贵。

  长白山、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养育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突出的特点是开基创业。我在四十年的光阴之中曾经与诸多老木把一块生活,结识了伐木、放排、拖木、号子头、套帮爬犁头、森林号子等等一些具有独立木帮经历的人物……

  在我与木帮的接触生涯中使我认识到:

一、木帮文化浓厚的自然崇拜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历史遗产

  人类对森林的依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国古代的元明时期,土人曾对长白山的木材进行过开发,到了清代特别是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和乾隆四十年(1776年)清政府两次对长白山进行封禁,使长白山得以形成郁郁葱葱的原始林带。到同治元年(1862年)逐渐有山东流民相继涌人松花江和鸭绿江流域,从事放山、挖参、采伐活动,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对长白山木材的开发历史便开始了。

  据《长白自治县林业志》记载,光绪六年(1880年)以后,清封禁的土地、围场陆续开放,小量的采伐业逐渐开始,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地方官吏与木商订立合同,以20万金组织“木植公司”,在东边道(通化一带)从事采伐、贷款及征收林木税等业务。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俄合办的“鸭绿江采木公司”在东边道和长白一带进行采伐,接着是1903年俄国建立的“极东公司”,派军人马德罗夫驻通化,对长白山进行掠夺性采伐,中日合办的“鸭绿江采木公司”,还有日清合办的“义盛公司”都在老山里相竞动手。

  日俄战争不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使日本人作为战利品接替了从前俄国人在鸭绿江地域的采伐业,接着他们便开设军用木材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日两国签订了《鸭绿江采木公司章程》,确定升发长白山森林资源。当时,仅在长白县境内,西起临江的帽儿山,东到二十四道沟,距江干流60华里以内,为公司收买。至此,鸭绿江、浑江两扛及长白山周围的森林采伐权统归日本。

  从前,除官办的采伐组织外,民间的采伐业相当兴盛,这主要是关内连年的水旱两灾,大批的难民闯关东进入北方,他们自立团伙,组成行帮,进行森林的采伐。仅据长白县宣统二年的调查,七道沟沟长80里,有木厂23处,年成排竟达59张;八道江沟沟长180里,木商、把头比比皆是。1924年统计的资料表明长白县境内有木厂177家,木把12223人,年编排561张。另据1919年鸭绿江采木公司编纂的《鸭绿江林业志》记载:中华民国六年以前长白境内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总蓄积达19599043立方米。树种以红松、鱼鳞松、臭松、杨树、桦树、落叶松、赤柏松、柞树、榆树、椴树、水曲柳、黄波罗、剌楸等为最多,而且木质均属上乘。人们组成木把行帮进行伐木。

(一)木帮文化的自然程序性
  1.山场子活的自然属性
  2.水场子活的自然属性

(二)木帮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生活意义
  1.对自然的认知性(开山仪式)
  2.对生存的总结性(三十晚上伐棵树)

二、木帮文化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一)对地域文化的挖掘性
  1.工具制造和使用的方式(丢下与带走)
  2.人与其它生命的观念(套帮与牛马)

(二)对其它山林文化的概括性
  1.出行看日子与时辰
  2.独特的行话隐语的特点

  当年,木帮们的生活多么传奇,而木帮们的种种故事将东北早期的开发历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种极其生动的文化,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和这种文化反映地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相比。

  东北的山林从前统称为“窝集”,《吉林通志》记载吉林有48块窝集,大者千余里,小者几百里,可是仅仅几百年间,这48块窝集只剩下目前“保护区”这一块了(日本人、俄国人和我们自己毁掉了47块),从而也留下了人类与森林的故事……

责任编辑:iwcs24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