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唐燿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寻木探源 振业兴林》首发式在京举行

179

      向先哲致敬,与时代同行。

      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植所)共同主办的“纪念唐燿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寻木探源 振业兴林》首发式”(第八期木材大讲堂),2025年3月14日(木材所建所68周年纪念日)在京隆重举行。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中国科学院院士孙航,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官本,中国林科院院长汪阳东,昆植所所长普诺·白玛丹增,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研究馆员胡宗刚,中国林科院教授级高工王希群,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郭志伟,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宋光兴,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曾祥谓,中国林业出版社副社长韩学文,昆植所科技处处长朱卫东,中科院植物科学画家孙英宝,木材所所长吕斌、党委副书记郭文静、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于文吉及各研究室主任和专家等60人参会。座谈会上,昆植所所长普诺·白玛丹增和木材所所长吕斌分别致辞,中国林科院院长汪阳东讲话。会议由木材所文化溯源小组组长傅峰主持。

      唐燿先生(1905-1998),江苏江都县人(今扬州市),中国现代木材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主要创建者,九三社员、中共党员;曾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静生所)研究员,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中工所)木材试验室(馆)主任,中央林垦部西南木材试验馆主任、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中林所)副所长兼森林工业系主任,森林工业部森林工业科学研究所(森工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31年起,唐燿先后在静生所、中工所、中林所、森工所、昆植所从事木材研究68年

      1923年8月,唐燿考取国立东南大学植物系,期间得到胡先骕指导。1927年春,唐燿从国立东南大学植物系毕业,回扬州中学担任生物教员,自编教材、开设实验课。

1926年,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同学合影(右六为唐燿)

      1931年,受胡先骕之邀,唐燿入静生所开展木材解剖学研究,自此开始其长达68年的木材科研生涯。1936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木材学著作 —《中国木材学》,奠定了学科基础;1935年,受洛氏基金会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赴耶鲁大学学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赴欧洲考察。


1938年,唐燿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1939年,在静生所和中工所通力合作下,唐燿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木材研究机构 — 中工所木材试验室(馆),开展木材物理、化学、力学及工程利用等研究,为国产木材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诸多成果发表于1940年创刊的《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木材试验室特刊》。在此期间,培养了王恺、何定华、何天相、屠鸿远、柯病凡、成俊卿、喻诚鸿等一代木材学家。

1943年,唐燿、王恺在中工所木材试验室(乐山 李约瑟摄)

      1952年,随试验馆并入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兼森工系主任。1957年,调至中国科学院,1959年到中国科学院昆植所,系统研究了我国热带、亚热带木材构造和材性,1964年11月完成了《云南热带材及亚热带材》。

唐燿在昆植所木材研究室(唐致美 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航回忆了唐燿先生在昆植所的故事。同仁们眼中唐燿先生是专注于钻研木材学的老科学家,把从事木材研究作为人生目标,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唐燿先生执着科研的精神,对木材学的贡献,给我们留下非常宝贵的财富,已经成为昆植所科研文化的重要积淀。很欣慰的是,唐燿先生专注的事业在木材所得以发扬光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官本指出,唐燿先生开拓的事业是全国木材科学同仁工作的起点,唐燿先生撰写的《中国木材学》系统构建了木材解剖与鉴定的理论框架,至今仍是学科经典。我们传承唐燿先生的衣钵,不仅要推进木材科学界文化自信自强,更要用实际行动传承唐燿先生“严谨求实、科学奉献”的精神。

1995年1月6日,唐燿90岁寿辰与老友合影
(左起冯国楣、晋绍武、唐燿、吴征镒,杨云珊 供图)

      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研究馆员胡宗刚是《中国林科院木材所早期史(1928-1952)年》和《云南植物研究史略》的作者。会上,胡宗刚分享了对唐燿人生中几个重要节点的认识和感想。东南大学生物系的求学和胡先骕的指引,是唐燿走上木材学研究之路的第一步,早期的木材解剖学研究得益于静生所体系的发展。从木材解剖学转向木材材性及利用的研究,则是唐燿在中工所木材试验室主导开辟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情况下,仍然开展木材构造和物理试验研究、森林资源和市场调查,并将试验室升格为试验馆。中国林科院教授级高工王希群是《中国林业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 唐燿 成俊卿 朱惠方 柯病凡 葛明裕 申宗圻 王恺年谱》的作者。他表示唐燿先生经历了外敌侵略、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的复杂历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阶段在唐燿先生身上铸就了一种精神和力量,自己在编写唐燿先生年谱的过程中,一直受到这种无形力量的推动。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宋光兴在发言中认为,唐燿先生“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的学术品格及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需求的伟大情怀,是对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完整体现。中国林业出版社副社长韩学文介绍了《寻木探源 振业兴林》出版背景和过程。木材所姜笑梅研究员宣读了唐燿先生女儿唐致美从香港发来的致谢信。中国林科院院长汪阳东在讲话中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唐燿先生的科学精神,推动我国木材科学研究迈向更高水平;我院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其后,中国科学院昆植所向中国林科院木材所赠送了曾孝濂先生为此次活动题写赠书词的《极命草木—曾孝濂和他的博物画》,与会领导专家向木材所科研人员代表赠送了《寻木探源 振业兴林》。

普诺·白玛丹增所长向吕斌所长赠送博物画
孙航院士和刘世荣院士见证

科研人员代表接受首发赠书

座谈会全体人员合影

      会议认为,唐燿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科学精神,为中国木材学的奠基与发展树立了不朽丰碑,似“寻木”屹立于中国木材科学之林。对唐燿先生学术经历和成果的挖掘梳理,是木材科学领域的“探源”工程。会议指出,站在唐燿先生诞辰12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当以唐燿先生为榜样,传承其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会议强调,科技振业、产业兴林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引擎,广大木材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投身于木材科学和木材产业的实践之中,为中国林业的繁荣以及国家的富强贡献木材力量。

      不苟且,不因循,要彻底,要认真,培养专家和通人。要分工,要协作,创组织,草章程,养成集体的生活,担当林产工业的创造人。

— 录一九四三年赠木材试验馆题词 
为中国林学会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
唐燿 一九八二年于昆明

摄影:王超
责任编辑:iwcs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