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国际木文化学会调研拍摄组来到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的杨恒清雕塑工作室,对重庆工艺美术大师杨恒清进行了采访和相关拍摄。
杨恒清,1982年出生于湖南衡阳的一个木雕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五六岁就拿着刀子雕刻一些小东西玩。因为父亲做的是传统木雕,他也会跟着做动物、人物雕刻。由于小学、初中对绘画非常感兴趣,大学选择了美术专业,期间开始接触学院派木雕雕刻。随后在四川美术学院继续学习雕塑,毕业后便扎根重庆。
在木雕学习的道路上,杨恒清接触到很多老师,他说每位恩师对他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最终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2019年,杨恒清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淑文斋木雕艺术传承人。
淑文斋木雕艺术,一开始主要是佛像、神像的一些传统木雕创作。传承到他这一代,已经融入了更多现代生活的人物,用普通的凡人做一些题材创作。在创作手法上,他也是更多地去发掘木头本身的语言,利用木头自身纹理,裂痕、锯痕等,将国画中的写意辅助用到木雕的写实中,做到人和自然结合。
杨恒清说木雕是贯穿他人生的一条线,虽然每个时期都会遇到瓶颈,但只要不断坚持、努力,找到各种原因,去突破瓶颈,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说自己热爱木雕,会带着兴趣把木雕一直做下去。
责任编辑:iwcs25H
摄影:iwcs25Z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