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绵绵,模子情深——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调研

122

      2020年9月21日-22日,国际木文化学会调研小组一行深入河北省黄骅市羊二庄镇,就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调研。

      传统节日、嫁女迎亲送面花是河北黄骅一代的习俗之一。作为面花制作的主要工具,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能够追忆的年代距今已有200多年,以家庭作坊形式传承下来,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俗称“刻花模子”,选用木质细腻的柳椴木为原料,采用阴刻(凹刻、挖膛)技艺,运用直刻、斜刻、平抢、转刻等多种雕刻刀法,通过选料、截板、画外壳、凿形状、挖膛、刻花、净板等近十道工序制作完成。雕刻图案取材于当地农村生活,多以寓意吉祥、富贵、喜庆的公鸡、鱼、鸟、寿桃、花卉等动植物为主。

      第四代传人高殿华,出于对雕刻的喜爱,坚持刻花模子四十余年,其间,他潜心研究模子题材,发明创造适合雕刻的刀具。他的作品雕刻清晰,形意结合,造型美观,惟妙惟肖。妻子李淑华从最初的不支持,到乐意打下手,到喜爱刻花,如今也成为该项技艺省级传承人之一。

      一双儿女从小看着父母每天与花模子打交道,耳濡目染,长大后也都为技艺传承贡献着一份力量。儿子在杨二庄中心校就职时,在父亲协助下编写了《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校本教材,供该校学生了解、学习和体验这项传统技艺。女儿学设计,工作之余,努力设计新的模子图案,协助父母创作出更多与时俱进的新作。如今家里雕刻花样已发展到200多种。

      然而随着时代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对面花的感受慢慢淡薄,自家蒸面花的情况越来越少,多为一些面花厂集中供应。杨二庄镇梦二庄村伊清坊面花就是其中一家,店主也算不清自家门店的历史,总之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长久以来,他们坚持使用纯手工制作的面花模子,这其中大多数为高殿华师傅制作的模子,他们说高师傅的模子花样多,雕刻清晰,做出来的面花好看。

      黄骅面花模子,集艺术鉴赏和功能使用于一身,除了用来做面花,也不乏有人订制收藏。高师傅的花模子经口口相传,也远近畅销。如今,随着老俩口年龄增长,加上常年劳力烙出来的一些身体疾病,他们制作的产量慢慢少了,但对面花模子的情怀不减。他们说会坚守这项技艺,践行着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iwcs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