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尧辉
2016年3月19日--3月26日,“世界木材日”庆祝活动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办,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嘉宾受邀参加。一年一度的“世界木材日”庆祝活动是一次人文艺术、科学、教育与产业的交织、交融,来自世界各国各个领域的嘉宾因这一盛会而相聚,共同收获知识、友谊与体验。本次“世界木材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中国代表团一行48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的多个项目。各国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精湛技艺和精美作品对跨领域研究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探讨,都在植树活动中画上完美的句号。2016世界木材日庆祝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大家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五子联珠:好的团队是成功的一半
这次木雕现场表演,我们的创作团队有五人组成,团队不大,可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我和郑兴国同龄都属龙,已年过半百,有30多年的雕刻经历,他们几个都叫我们大哥。郑兴国大哥人很实在,性格开朗,而且爽直、力气大,干体力活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也很会关照我们。三弟章金飞特别憨厚,言语不多,心地善良,对佛像雕刻很有经验。他有一手绝活,十来斤重的电锯在他手上运用自如,龙飞凤舞,不飘不移,得心应手,好像拿着画笔在画画一样。四弟陈炉刚是兴国大哥的得意徒弟,年龄最小,一表人才,活泼开朗。他勤奋刻苦,同时也喜欢娱乐,创作之余还不忘到处找各国艺术家在他的工作衫上签名,乐此不疲。能够同时收集到这么多优秀的国际艺术家的签名,很是难得,很值得收藏,这令我们羡慕不已。五妹张红萍是我们团队里唯一的女生,才貌双全,她性格随和乐观,极具亲和力,同时也有较高的技艺水平。每当她全身心地投人雕刻时,那因专注而散发的魅力总能吸引很多观众和记者的镜头。我是这个团队的雕刻项目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木雕现场表演,在出国之前,我们就经常在微信上一起探讨最佳的创作方案及雕刻形式,力求完美。
五体投地:大美尼泊尔带来无限创作灵感
尼泊尔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地,是一个既神圣又神秘的国度。佛教起源于公历纪元前后,公元67年左右(汉明帝时期)传人我国。这次活动我们本着朝圣之心特地设计了佛祖坐像,意思是佛祖从中国又回到了出生地,所以作品取名《回家》。
作品《回家》由五块木头组成,所谓莲开五爿,五块木头代表着五个人每一份虔诚之心。所选用的木头为尼泊尔产的红杉木,作品造型取自尼泊尔经典建筑佛塔的造型。为了使作品造型更具有当代感与独特性,在吸取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大胆突破,立意求新。作品在传统雕刻基础上,吸收了现代雕塑的一些手法和艺术形式。作品造型严谨、端庄大气,外形是一尊端坐的释迎牟尼佛造像。整座造型夸张,采用虚实镂空的做法,体现出佛祖的庄重、慈悲、智慧和博爱。佛的左右两臂用浮雕形式雕刻了一佛二弟子,盘腿两侧刻出金刚力士,四周刻满祥云,佛身镂空部分形成一个大的空间,整个空间是一座尼泊尔式的佛像造型,尖尖的头顶很有尼泊尔佛像特点。在整个空间里面,前面和背面也是透空的,后面透空部分酷似一尊立式的释迦牟尼像,透过光影,好像这尊佛像正缓缓向我们走来,把爱和幸福酒向我们,时时让我们感受到佛祖离我们很近、很近。不过佛像中间半圆形镂空部分,像是一个很大的弯顶,中间摆放一个小沙弥,说明置身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人类的渺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证诸事实,宇宙万有,的确样样皆缘起性空,万物不灭,生生不息,依旧轮回,
五湖四海:艺术无国界
感谢这次活动的主办方国际木文化学会,我们才能有幸来到佛祖的故乡与佛结缘,感受到这里的民风很纯朴,这里的百姓很友善,一切都是那么幸福和谐。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能与世界各国的雕刻艺术家进行同台雕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有幸见识到他们不同的表现手法及雕刻技艺,使我们受益匪浅。
紧挨着我们创作区雕刻是一位英国艺术家,他带着漂亮的妻子与女儿一起来观演。英国艺术家对创作极其严谨,他以女儿为模特,并与作品进行认真比对,精心雕刻,毫不总慢,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我们右侧雕刻的是一位非洲艺术家,他的雕刻工具像锄头,没有小工具,只有几把大的斧子、扁斧、凿子和锤子来完成作品。两天的时间里,他就像一位辛勤耕作的农夫,一直默默地耕耘着他自己的作品。我们感受这样做法可能会很累,看上去有些辛苦。到了第三天,他的劳动成果终于出来了,一件非洲妇女的造像跃然而出,简单的几块面、几个洞、几条线,就能展现出生动的造型,使我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因为他们并不刻意追求形象的逼真,不重细节刻划,显得十分随意简单,整体看,却是透露出一种活泼动人的内在生命力。据说毕加索的立体画风格就是得到非洲几何形状雕刻的启发。
一位意大利雕刻家在创作一小孩爬树,他的刀具大小都有,将近40多支:摆放整齐、漂亮,可见他对木雕艺术的讲究和热爱。他的作品造型严谨,形象生动,线条准确。从他的身上我们体会到雕刻家一刀一刻的内心情感。他的创作过程让我们体会到,意大利雅刻家对艺术有极高标准的要求,难怪意大利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会成为欧洲的艺术中心。
在短短几天的活动时间中,有一位娇小漂亮的尼泊尔女生常常来看我们雕刻。每次她一来,我们就开玩笑说:又来看帅哥炉刚兄弟了。跟她交流后我们才知道,她也是一位雕刻者,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同台表演,来看我们是为了相互交流、学习我们的东方艺术。可见在尼泊尔,木雕绝不是男人的专利,同时也反映出木雕在尼泊尔的普及性。一位在尼泊尔研究了四十多年佛教文化的美国专家,看了我们的作品后,对作品的造型及表现形式非常赞赏,他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尼泊尔的佛教文化及佛造像的特点,使我们受益匪浅。
五彩斑斓:文化交流碰撞出最美火花
尼泊尔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璀璨斑斓,令人沉醉。尼泊尔人民创造出了多如星辰般的艺术作品,代表了加德满都河谷的光辉灿烂文化。加德满都河谷各民族居民在建筑、雕刻、绘画、金属工艺、文学、艺术、音乐和舞蹈等领域,都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
加德满都有许多寺院、庙宇和祠堂,每一座都少不了形形色色的雕刻杰作。特别是在建筑和雕刻上多以木头为材料,因此各地留下大量的建筑与雕刻的遗迹。其独特的建筑与雕刻闻名于世,也是尼泊尔人民引以为毫的一种艺术形式。据说木匠在尼泊尔是最好的行业之一。他们杰出精湛的手工木雕工艺,精雕细作,布局缜密,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魅力,美轮美奂。只有身临其境,用你自己的肉眼及指尖才能将此一一感触,否则实在无法穷尽其无限魅力。
酒红节是庆祝春天的传统节目,也叫“胡里节”、“色彩节”,庆祝的时间长短不一,在每年的2、3月间举行。在印度,洒红节也是印历的新年。在酒红节期间,为了表示喜庆和祝福,人们相互在身上和脸上泼酒五颜六色的颜料。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载歌载舞,尽情地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在木雕现场表演的最后两天,我们正好遇上了酒红节。这时人们载歌载舞,所有的街道和广场都在庆祝。男女老少齐齐出动,在响彻全城的音乐声中尽情狂欢。在活动现场,有一片露天舞台,此时人潮沸腾,尽享欢乐。一不小心就会有人将颜色涂在你的脸上。此时,涂在你脸上与其说是五彩颜色,不如说是一身满满的祝福。此情此景让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沉醉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感谢这次活动,能够让世界各地的木雕艺术家们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同时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虽然我们语言不通,工具不同,但我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追求的目标更是一致,那就是让我们手中的刀继续雕刻出五彩祥云,让世界更加美丽和谐!
作者简介:吴尧辉,浙江乐清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图片:IWCS
责任编辑:iwcs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