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挺丰
印象中的土耳其是个神秘的国家,清真寺是这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女性从头到脚都裹着长袍,只露出一双神秘而美丽的眼睛。2015年3月,国际木文化学会在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举办“2015世界木材日”活动,我有幸受邀参加其中的“中外木雕大师现场创作邀请赛”,得以亲近这个国家神秘深厚的文化。
设计探讨
早在2014年底,我们就接到了国际木文化学会发出的邀请,想要组建一支中国青年木雕艺术家团队参与“世界木材日”活动,并集体创作一件以“桥”为主题的木雕。
我们的团队很快组建了起来,团友包括来自温州的吴尧辉、杨华春,东阳的陆会勇,宁波的章金飞,绍兴嵊州的周扬,江西的罗菊平,以及四川的何泽兵。
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冯文土担任艺术指导,协商设计方案。由于成员分散各地,现场集中讨论困难,大家通过微信纷纷发来了设计稿件;冯大师提议让我和陆会勇与他一起讨论并设计了初步方案,再次通过微信与大家交流。我绘制了初稿,经冯大师指导修改,多次讨论后确定总设计方案。
遗憾的是,冯大师最后未能同行。于是,到达土耳其的当天晚上,我们在酒店进行了第一次面对面讨论。讨论气氛异常热烈,吴尧辉首先强调这是一件集体合作的作品,设计方案不能以个人特长来定稿,应该让每个成员都能参与,集大家所长完成。作品要体现创新,不能过分偏重技巧,还要接轨国际。周扬提出,东西方文化有差异,如何运用中国的雕刻技法让西方观众找到共通的美?何泽兵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既然我们代表了中国,就应该体现东方元素。杨华春认为这座桥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载体。陆会勇认为桥意味对美好的向往,桥本身就是一种路径,要经过艺术再创造,把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连接起来。
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这座桥应该符合文化传播和社会交流的定位。木头只是载体,所有的雕刻形式和手法只是过程,要以木头展现创作者的思想。当下社会需要和平、纽带、交流,于是方案最终采用了人们所熟知的和平鸽和五环,以及中国传统的飘带和代表东方文化的青铜器纹饰。
现场创作
到达土耳其后的第二天,组委会安排大家去木材厂挑选木料,我们选择了适合组装的松木板。
非常幸运的是,在工厂角落里,我发现了一条已锯成波浪形的木条,非常符合作品中想要表现的“水”的样子,我喜出望外,马上和工作人员沟通,由工厂加工好几十根两米多长的水波纹组装条,为雕刻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选好木材后我们进行了分工。我在桥的两侧画上流动的祥云,以浅浮雕手法雕出相关图案与飞鸽身体上的纹样。陆会勇、何泽兵负责在木料上绘图,再由章金飞和罗菊平用电链锯一件件分割出来,大家再各自取件雕刻,形成雏形后再初步组装,然后修改相关细节。经一点点打磨,一遍遍组合,直到能完整严密地组装起来。
所有成员都在一个大工作台上一起雕刻,工作氛围非常好。大家都憋足了劲,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四天的辛苦创作,作品提前完成!
最终呈现的作品以水、桥和五只和平鸽为主要元素,和平鸽的身上装饰着中国传统纹饰,展现中国特色文化;五只鸽子衔着一条飘带,意寓用吉祥的纽带连接人们对和平的追求。作品被学会秘书长苏金玲命名为《带着彩虹一起飞翔》。
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分别代表了黄杨木雕、东阳木雕、嵊州根雕等几个不同的派系,大家各怀绝技,精诚协作,出色地完成了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木雕艺人的技艺和面貌,可以说是中国木雕界青年艺术工作者首次在国外合作创作的典范。
作品展览
所有作品完成后,活动组委会安排了展览。国际木雕合作组的作品——大桥,矗立在老区的一个路口,这个美好的作品永远留给埃斯基谢希尔市民。
其他木雕作品和木民俗手工艺品陈列在这个城市最古老的建筑中——老市政厅,该建筑的屋顶和过道立柱都用红砖砌成,伊斯兰风格的圆拱形屋顶,带着既神秘又温馨的气氛,使每件作品仿佛有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当地居民络绎不绝地走进展厅,他们在参观我们作品时,同我们打招呼、拍照和互动,虽然语言不通,但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和挥动的手臂,传递着友好的情谊。国际木文化学会的摄像师把我们的整个活动过程都拍摄了下来,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WWD的其他精彩瞬间
此次世界木材日活动丰富,每天都会有一些演讲,各国艺术家在台上发言,讲述着他们国家和他们自己所从事的木文化的发展和应用。还有世界各国的木民俗展示,奇幻绚丽,多姿多彩。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木乐器的音乐表演。来自南美土著的原始乐章,那狂热奔放的表演令人陶醉,仿佛置身异域空间。一阵阵快节奏的击鼓声神秘、狂野、古朴又热烈,叫醒了听觉神经,让人激情澎湃!
来自瑞士的艺术家使用了一把数米长的木长号,声音一出来听众都被震撼了,悠扬、深沉、原始、雄浑的特有声乐从那把名为阿尔卑斯长号的乐器中飘出,飘向整个音乐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来自中国蒙古族的几位美丽女艺术家一出场便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高贵端庄艳丽的蒙族传统服饰,穿越时空的呼麦表演,把草原的广阔苍茫感呈现的淋漓尽致。
文化之旅
在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安排所有的嘉宾参观古老的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城堡遗址。经过几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一座高山脚下,原来城堡遗址就在山上,遗址上那残留的宫殿墙壁印痕是在整面山体凿出来的,刻有装饰图纹。旁边的一座石头山中有好多洞穴,那是早期人们凿出的洞窟,里面有很多房间,也就是一个个相邻的洞窟,有生活区、卧室,且分为上下好几层,如同蚁穴一般。我们不禁感叹一千多年前工匠的伟大。
山上还有一些雪没有融化,在半山的一片雪地中,学会的执行长侯先生和我们一起玩抛雪游戏,在土耳其那古老雄伟的山上,留下了一群木文化爱好者的笑声和身影。
此后几天我们中国团队还来到伊斯坦布尔,去参观了世界闻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和托普卡帕皇宫,这些建筑皆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名胜古迹,领略了这么多文化瑰宝,真乃不虚此行。
这次“世界木材日”活动,共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加了各项目活动。在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里,大家相互观摩、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享受着跨国文化交流的快乐,接受着异域风情的熏陶,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美好旅程。
作者简介: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责任编辑:iwcs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