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木文化学会赴苏州开展古织机制作技艺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92

        2017年8月7日至10日,国际木文化学会一行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对古织机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了考察调研。

        中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考古专家推测,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到了商、周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并产生了工艺较为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丝绸文化凝聚着古代先民的勤劳和智慧,正是有古织机这样的织物工具,才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丝绸文化。

        古织机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剑鸣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古织机的发展历史、文化渊源,古织机的种类,并操作演示了古织机模型的制作工艺流程。

        古织机种类繁多,按照其演变历史大概可分为原始腰机、综版织机、梯架式织机,斜织机、多综多蹑织机、小花楼织机、大花楼织机;按照古代丝织品的不同种类又可命名为绢织机、罗织机、绫织机、漳缎织机、纱罗织机等。古织机的逐步演变,使得我国丝绸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传统风貌得到了鲜明的突现。

        古织机不仅仅是一台织物工具,更具有地域特色文化,不同地方的织机和当地的丝绸文化息息相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蚕宝宝创造了令人啧啧称奇的丝绸文化。在朱剑鸣先生的带领下,调研小组来到苏州丝绸文化馆,学习了养蚕的基础知识,并认知缫丝机取丝的工艺流程。

        调研期间,我们前往织聖丝绸科技研究中心,有幸参观了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的复制现场,并采访了苏州纺织科研基地负责人王继胜先生。王继胜先生介绍,这件国宝级的素纱襌衣薄如蝉衣,轻若无物,是用官办古织机进行复制的。可见,西汉时期我国纺织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罗织机属于古织机种类之一,可织出罗织物,分为素罗织机和花罗织机。罗,质地轻薄,丝缕纤细,如烟似雾,是一种特殊的绞经织物。苏州丝绸府吴罗传承人李海龙先生为我们介绍了罗的前世今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丝织品越来越多,织物工具设备逐步走向现代化,虽然对传统织机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冲击,然而有一些丝织品仍然只能用传统古织机进行生产。如何传承古织机制作技艺,保护丝织品的传统工艺,弘扬我国丝绸文化,是一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责任编辑:iwcs24WL/L